当前位置: 首页  安全服务
 
关于开展新学期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的通知
发布人:学工处  发布时间:2025-02-17   动态浏览次数:10

各二级学院、宿管站:

为切实做好新学期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,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、生活和工作秩序,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,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。

一、强化安全责任落实

各二级学院要高度重视大学生安全稳定工作,充分认识大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所面临的严峻形势,坚决克服侥幸心理和麻痹松懈思想,牢固树立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。结合大学生安全事故案例和学院实际,充分研判工作形势,做好工作规划,层层细化责任,压实主体责任,强化末端落实,将工作做细做实,务求工作实效。

二、开好学期初安全教育主题班会

各二级学院组织开展新学期安全教育主题班会,重点就新学期的宿舍安全、消防安全、交通安全、食品安全、人身财产安全等进行教育和提醒,特别提醒学生注意防范网络电信诈骗,提醒毕业班学生注意防范求职风险,防止误入传销组织等,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,切实增强教育效果。

三、抓好日常安全管理工作

1.严格学生请销假制度。加大对班级学生的考勤力度,加强对旷课学生的教育和管理。因事请假的学生,要履行请销假手续;在外留宿的学生,要在学生公寓做好离校登记。

2.严查夜不归宿现象。各二级学院要加强学生公寓网格化管理,充分发挥宿舍长网格员作用,配合宿管站做好每日夜不归宿普查,同时加大对夜不归宿学生的处罚力度。

3.加强集体活动管理。各二级学院和学生社团在组织课外活动、文体活动、社会实践等大型活动时,组织单位应加强组织管理,严明纪律,明确责任人,安排指导老师现场指导,做好安全预警,采取必要的安全预防保护措施。涉及场地使用时,必须预先向场地管理部门报备;涉及国外学生、民族学生时,必须预先向保卫处等相关职能部门报备。

4.密切关注学生思想动态。深入学生,主动与学生谈心谈话,发挥学生信息员作用,广泛了解、密切关注学生思想和生活状态。高度关注心理障碍、学业困难、经济困难、家庭变故、身患疾病等学生的心理和生活状况,通过多种有效途径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,减轻学生负担。

四、加强常见安全隐患防范教育

1.法纪校规教育。组织学生学习《学生手册》,增强纪律观念和安全防范意识,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,形成良好的学风、班风、校风、舍风。学会处理舍友、同学关系,懂得通过合法途径解决日常矛盾纠纷,严禁以任何形式从事、参与违法犯罪活动。学生违法受到治安、刑事处罚,学校依纪从严从重给予处分直至开除学籍。有处分的学生在参军入伍、转本升学、评奖评优、入党入团、考取事业单位和公务员等方面将受到严重影响。

2.消防安全教育。禁止在宿舍使用具有电加热功能的电器,严禁私拉乱接电线。禁止在宿舍使用明火,严禁点蜡烛、点蚊香。禁止在宿舍存放汽油、酒精、煤气罐、氢气罐、氦气罐等易燃易爆物品。离开宿舍时及时关好所有电源。禁止在教室、实验室、图书馆、机房、宿舍等禁烟区吸烟,不得乱扔烟头。

3.卫生与健康教育。加强流行性感冒、病毒性肝炎、肺结核、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健康知识普及。增加学生对传染性疾病知识的了解。加强食品安全教育,提醒学生注意饮食安全,谨防病从口入。不吃过期食品,不在路边摊点购买食品,尽量少吃凉菜、生菜。讲究个人卫生,勤洗手、勤洗澡、勤换衣、勤晒被。保持住宿、学习场所通风、清洁、卫生,养成早睡、早起生活习惯。禁止在宿舍豢养宠物,发现突发性疾病应立即就诊,同时报告学校。

4.人身财产安全教育。在就餐、乘车、购物时,要保管好自己的财物,防止被盗。宿舍、教室内不放现金,不随身携带大额现金。夜间、假期、外出期间要锁好门,关好窗,妥善保管好个人财物。不在社会复杂场所活动,不夜间单身外出,不到偏僻地方行走、逗留,外出活动时应结伴而行。不向楼道和窗外乱扔垃圾杂物,防止意外事故。不贪图小便宜,不随便将自己的个人信息告诉陌生人和不了解的人,禁止宿舍存放管制刀具。

5.交通安全教育。自觉遵守交通法规,切勿横穿马路,过马路时注意来往车辆,走人行横道。不进入标有“禁止通行”、“危险”等标志的地方。乘坐公交车等车停稳后,依次上下车。外出时,不乘坐非法运营车辆、超载车辆及车况不好的车辆,不私自组团包车外出或返家。

6.心理健康教育。要高度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状况,结合入学初开展的心理普查工作结果,分类梳理,专业疏导,建立档案。各班级要切实开展全员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,帮助学生及时排解心理压力,提高心理品质。对心理异常学生,要及时上报学工处并启动心理危机干预程序,避免或减少因心理原因引发的安全事故。

7.自尊自爱教育。培养学生自尊自爱意识,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,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,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。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远大志向和正确的价值观,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,正确处理个人情感问题,防止由情感问题引发出各类纠纷。

8.女生安全专题教育。教育女生养成良好的防护习惯,学会用法律维护自己的人身财产安全,不独身前往危险和陌生的环境,不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。特别是面对暴力犯罪侵害时,要机智勇敢,及时报警。

9.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安全教育。诈骗分子把大学生作为主要诈骗对象,诈骗方法手段不断翻新升级。提醒学生主动学习各类防骗知识,有效辨识常见诈骗手法,切实戒除自己的贪念和侥幸心理,自觉做到未知链接不点击、陌生来电不轻信、个人信息不透漏、转帐汇款多核实,不出租出借个人账户,不随意泄露手机接收到的任何验证码,不断增强识骗防骗意识,保护个人信息财产安全。

10.加强顶岗实习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。班主任要与毕业班学生保持密切联系,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和实习生活情况,充分运用班级QQ群、微信等途径,精准开展毕业生的就业指导与服务,帮助毕业生识别非法和虚假就业信息,谨防传销、欺诈等各类就业陷阱,指导毕业生就好业,安全就业。

六、工作要求

1.各二级学院要加强组织领导,严格落实责任,提升对安全防范工作重要性的认识,坚决克服侥幸心理和麻痹思想,充分利用各种例会、媒体、平台等形式,对学生开展深入细致的安全专题教育。

2.各二级学院以加强新学期学生安全教育为契机,切实加强班级管理,不留死角、不走过场,让每位学生熟知,并掌握一般隐患预防技能,确保学生生命财产安全不受侵犯。

3.各宿管站要强化安全隐患排查,做好公寓基础设施检修,重点对公寓内水、电、消防器材、饮水机、自助洗衣机等设备进行全面检查,深度清洁公共区域卫生,积极营造舒适、温馨、安全的住宿环境,为学生顺利返校入住做好保障。

 

 

学生工作处

2025217

 

 


 

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工作处   联系电话: 0514-87433073
学校地址:江苏省扬州市华扬西路199号扬子津科教园  苏ICP备-16057903号  苏公网安备 32100302010439号